氫氣作為替代燃料成為新能源
發布時間:2016-05-09
“電解水產生的每單位氫氣所消耗的電量比生成的每單位氫氣燃燒所發的電量還要多,氫氣的能源轉換效率非常低。氫氣很難儲存。壓縮氫氣的話,釋放出來的氫氣比大氣中的氫氣含量還要少,壓縮過程中能夠被使用的氫氣只有大約2%。因此,可以說和化石燃料相比,能夠被使用的氫氣更少?!?br />
誰沒聽說過氫氣焚燒只發生純水的無上長處呢?又有哪個生態學家沒有在內心深處幻想過運用這種化學元素為交通、工業供給動力,甚至創立一個全新的人類文明呢?
但是,這些夢想最后全在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問題面前化為烏有:雖然地球上氫元素無處不在,但都不是適于挖掘的形狀。自然界好像不存在純氫,氫原子總是與其他原子聯系,構成水(H2O)或碳氫燃料之類的化合物,我們只要運用代價昂揚、污染環境的手段才能把它們提取出來。
每年有近7000億立方米的氫氣被用于工業生產,其間96%來自對煤炭、天然氣和石油深度處理,其他來自難度頗高的水的電解。鑒于這一情況,業界略帶不屑地把氫視為一種"能量載體"(energy vector),就像電力那樣。
而現在,很多頭緒證明氫氣是一種自然產品,換言之,它本身便是一種能源,雖然其儲量還有待評價。
它不像石油那樣如噴泉般有力地噴出;它不像天然氣,與空氣觸摸會發生橙色火焰;它也不像煤礦,漆黑一片。
無色,無臭,無聲,很容易蒸發,地下氫氣一向未導致大家的留意,地質學家甚至一度以為它們不存在?!彼鼘嵲谔黄鹧哿?,假如不是專門去找,放在眼皮底下都發現不了?!狈▏团c新能源研究院(IFPEN)地質學家埃里克·德維爾(Eric Deville)解釋道。但現在,一切都標明,陸地之下蘊含著很多氫——更精確地說是氫氣(H2),并源源不斷地向外開釋。
上一篇:二氧化碳使用冷采工藝 下一篇:我國化工新材料國內保障能力只有50%